Vue3 Proxy 原理

29 min read

Proxy对象用于创建一个对象的代理,进而实现基本操作的拦截和定义。

它的基本语法是

const p = new Proxy(target, handler)

target是使用Proxy包裹的目标对象

handler是一个通常以函数作为属性的对象,其中各属性定义了执行各种操作时的代理行为,它可以有一些配置

const obj = {
    name: '伯约同学',
    age: 18
}

const objProxy = new Proxy(obj, {
    // 获取值时的捕获器
    get(target, key) {
        console.log(`监听到对象的${key}属性被访问了`, target)
        return target[key]
    },

    // 设置值时的捕获器
    set(target, key, newValue) {
        console.log(`监听到对象的${key}属性被设置了`, target)
        target[key] = newValue
    },
    // 监听 in 捕获器
    has(target, key) {
        console.log(`监听到对象的in操作符`, target)
        return key in target
    },
     
    // 监听 delete 捕获器
    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
        console.log(`监听到对象的delete操作符`, target)
        delete target[key]
    },
     
    // 获取对象原型捕获器
    getPrototypeOf(target) { xxx },
     
    // 设置对象原型捕获器
    setPrototypeOf(target, prototype) { xxx },
     
    // 是否可以扩展捕获器
    isExtensible() { xxx },
     
    // 阻止扩展捕获器
    preventExtensions() { xxx },
     
    // 获取自己的属性描述符捕获器
    getOwnPropertyDescriptor() { xxx },
     
    // 定义属性捕获器
    defineProperty() { xxx },
     
    // 监听属性名和 symbol捕获器
    ownKeys() { xxx },
     
    // 函数调用操作的捕获器,用于函数对象
    apply() { xxx },
     
    // new 操作符捕获器,用于函数对象
    construct() { xxx }

})
  • Proxy 可以直接监听对象而非属性;
  • Proxy 可以直接监听数组的变化;
  • Proxy 有多达 13 种拦截方法,不限于 apply、ownKeys、deleteProperty、has 等等是Object.defineProperty 不具备的;
  • Proxy 返回的是一个新对象,我们可以只操作新的对象达到目的,而 Object.defineProperty 只能遍历对象属性直接修改;
  • Proxy 作为新标准将受到浏览器厂商重点持续的性能优化,也就是传说中的新标准的性能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