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

3 min read
  1. 能力最差的人对自己的评价离事实最远;
  2. 能力中间偏前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准;
  3. 中间偏后一点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最高;
  4. 能力最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偏低。

达克效应是由社会学家大卫·达克(David Dunning)和贾斯汀·克鲁格(Justin Kruger)于1999年提出的心理现象,也被称为达克-克鲁格效应。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人们不擅长评估自身的能力和知识,尤其当个体的能力较低时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达克效应的产生机理与自恋式思维、认知偏差等心理现象密切相关。当人们缺乏相应的知识或技能时,常常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或无能,并产生一定的自信和自我评价,从而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高估。

但相反地,当人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时,常常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倾向于对自己的能力做出相对较低的评价。因此,达克效应的存在提醒我们,在做出决策和评估自身能力时,需要保持相对客观的态度,并适时向他人寻求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