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3 min read

PPP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发生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外部原因,导致一方或双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不可抗力通常包括战争、地震、水灾、火灾、台风、恶劣天气、政府行为、法律法规变动、罢工等。

在发生不可抗力情况下,受影响的一方或双方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免除或推迟履行合同义务,而不承担违约责任。不可抗力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合同的解除,而是暂时或永久改变了双方履行合同的方式或时间。

在合同中,双方应明确定义不可抗力范围和情况,以及当发生不可抗力时,双方应采取的合理措施和应对方式。双方还应约定在不可抗力发生后的通知、证明和补偿等事项。

当发生不可抗力时,双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双方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尽力减少不可抗力的影响,并在不可抗力结束后恢复合同履行。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抗力条款并不是一种完全的豁免责任,受影响的一方仍需尽力履行其他可能可以履行的合同义务。双方应协商解决因不可抗力导致的争议和后果,或通过争议解决机构或仲裁机构进行处理。

总而言之,不可抗力条款的目的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双方提供一种在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外部原因导致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的合理解决方式,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