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主键
无特殊需求下 Innodb 建议使用与业务无关的自增 ID 作为主键
InnoDB 引擎使用聚集索引,数据记录本身被存于主索引(一颗 B+Tree)的叶子节点上。这就要求同一个叶子节点内(大小为一个内存页或磁盘页)的各条数据记录按主键顺序存放,因此每当有一条新的记录插入时,MySQL 会根据其主键将其插入适当的节点和位置,如果页面达到装载因子(InnoDB 默认为 15/16),则开辟一个新的页(节点)
1、如果表使用自增主键,那么每次插入新的记录,记录就会顺序添加到当前索引节点的后续位置,当一页写满,就会自动开辟一个新的页。如下图所示: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紧凑的索引结构,近似顺序填满。由于每次插入时也不需要移动已有数据,因此效率很高,也不会增加很多开销在维护索引上。
2、 如果使用非自增主键(如果身份证号或学号等),由于每次插入主键的值近似于随机,因此每次新纪录都要被插到现有索引页得中间某个位置:
此时 MySQL 不得不为了将新记录插到合适位置而移动数据,甚至目标页面可能已经被回写到磁盘上而从缓存中清掉,此时又要从磁盘上读回来,这增加了很多开销,同时频繁的移动、分页操作造成了大量的碎片,得到了不够紧凑的索引结构,后续不得不通过 OPTIMIZE TABLE 来重建表并优化填充页面。
在使用 InnoDB 存储引擎时,如果没有特别的需要,请永远使用一个与业务无关的自增字段作为主键。
InnoDB 存储引擎采用了聚集(clustered)的方式,因此每张表的存储都是按主键的顺序进行存放。如果没有显式地在表定义时指定主键,InnoDB 存储引擎会为每一行生成一个 6 字节的 ROWID,并一次作为主键。
mysql 在频繁的更新、删除操作,会产生碎片。而含碎片比较大的表,查询效率会降低。此时需对表进行优化,这样才会使查询变得更有效率。
主键
数据库表通常具有包含唯一标识表中每一行的值的一列或一组列。
这样的一列或多列称为表的主键 (PK),用于强制表的实体完整性。
在创建或修改表时,可以通过定义 PRIMARY KEY 约束来创建主键。
一个表只能有一个 PRIMARY KEY 约束,并且 PRIMARY KEY 约束中的列不能接受空值。
由于 PRIMARY KEY 约束可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因此经常对标识列定义这种约束。
如果为表指定了 PRIMARY KEY 约束,则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引擎将通过为主键列(PRIMARY KEY )创建唯一索引来强制数据的唯一性。当在查询中使用主键时,此索引还可用来对数据进行快速访问。因此,所选的主键必须遵守创建唯一索引的规则。
创建主键时,数据库引擎会自动创建唯一的索引来强制实施 PRIMARY KEY 约束的唯一性要求。如果表中不存在聚集索引或未显式指定非聚集索引,则将创建唯一的聚集索引以强制实施 PRIMARY KEY 约束。
KEY
是INDEX
的同义词。当要为列创建索引 ,但不是主键或唯一键时使用KEY
。
UNIQUE
索引为其值必须是唯一的列创建约束。与PRIMARY
索引不同,MySQL在UNIQUE
索引中允许有NULL
值。 一个表也可以有多个UNIQUE
索引。
例如,users
表中的用户的email
和username
必须是唯一的。可以为email
和username
列定义UNIQUE索引,如下语句所示:
在username
列上添加UNIQUE
索引。
ALTER TABLE users
ADD UNIQUE INDEX username_unique (username ASC) ;
SQL
在email
列上添加UNIQUE
索引。
ALTER TABLE users
ADD UNIQUE INDEX email_unique (email A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