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df可以看到tmpfs是挂载到**/dev/下的shm目录**,tmpfs是什么呢? 其实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驻留在内存中,所以/dev/shm/这个目录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因为是在内存里,所以读写非常快,可以提供较高的访问速度。linux下,tmpfs默认最大为内存的一半大小,使用df -h命令刚才已经看到了,但是这个df查看到的挂载内存大小的数值,如果没有使用,是没有去真正占用的,只有真正在tmpfs存储数据了,才会去占用。比如,tmpfs大小是499M,用了10M大小,内存里就会使用真正使用10M,剩余的489M是可以继续被服务器其他程序来使用的。但是因为数据是在内存里,所以断电后文件会丢失,内存数据不会和硬盘中数据一样可以永久保存。了解了tmpfs这个特性可以用来提高服务器性能,把一些对读写性能要求较高,但是数据又可以丢失的这样的数据保存在/dev/shm中,来提高访问速度。
最后在说下tmpfs的一些应用,tmpfs用途还是较广的,Linux中可以把一些程序的临时文件放置在tmpfs中,利用tmpfs比硬盘速度快的特点来提升系统性能。比如可以用来放squid程序的缓存文件。当然,还有其他的用途,我们应该想到,tmpfs的挂载点既然能当作普通磁盘使用,也就能当作nfs的共享目录使用。但是用tmpfs做nfsd共享需要考虑网卡速度和tmpfs读写速度二者孰为瓶颈,如果网卡速度是瓶颈,那么直接用nfs创建一个普通磁盘目录即可。因为tmpfs重启后丢失,使用tmpfs做nfs前,须先从磁盘或用rsync从其他服务器拷贝到tmpfs里。更新文件时,先更新磁盘上的文件,或更新rsync的源。然后设置定时进程,每分钟从磁盘或rsync里将程序同步到tmpfs即可。